對于新栽種的草皮,合理的澆水是確保其健康生長的關鍵。
1. 澆透水: 在草皮剛鋪設好之后,要進行一次充分的澆透水。這是因為草皮在運輸和鋪設過程中根系會受到一定的損傷,只有讓水分充分滲透到土壤底層,才能促使草皮根系與下方土壤緊密結合,有利于草皮迅速扎根。一般情況下,首次澆水的深度應達到10 - 15厘米左右,可以通過使用噴頭或者水管緩慢地將水均勻地灑在整個草皮區(qū)域,直到看到水開始從草皮邊緣滲出為止。
-
頻率控制:新栽種的草皮在最初的一兩周內需要較高的澆水頻率。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是比較合適的,但要注意避免中午高溫時段澆水,因為此時水分蒸發(fā)快,容易造成水資源浪費,并且高溫下澆水可能會對草皮產生熱傷害。隨著草皮逐漸適應環(huán)境并開始扎根,可以逐步減少澆水次數(shù),過渡到每周澆水2 - 3次。
-
澆水量把握:除了頻率,每次的澆水量也很重要。過多的水會導致土壤缺氧,影響草皮根系呼吸,過少又無法滿足草皮的需求。除了首次澆透水外,在后續(xù)的澆水過程中,要根據(jù)土壤類型和天氣狀況調整。如果是沙質土壤,由于其排水性較好,可能需要相對多一些的水量;而黏土則要適當減少,以免積水。晴天時水分蒸發(fā)較快,可適當增加澆水量;陰雨天則要減少甚至停止?jié)菜?,避免土壤過濕。
-
觀察草皮狀態(tài):密切關注草皮的狀態(tài)也是澆水的一個參考依據(jù)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草皮顏色變得暗淡、葉片發(fā)軟或者出現(xiàn)枯黃的現(xiàn)象,這可能是澆水不足或過度的表現(xiàn)。當草皮出現(xiàn)輕微卷曲時,說明它處于缺水狀態(tài),應及時補充水分;但如果草皮長期處于潮濕環(huán)境中并且有異味散發(fā)出來,那就要減少澆水了。
-
采用合適的澆水方式:對于大面積的新栽草皮,可以使用噴灌系統(tǒng),它能夠均勻地將水灑向整個草皮區(qū)域,模擬自然降雨的效果。而對于小面積或者家庭庭院中的草皮,手持噴壺或者帶噴頭的水管也是不錯的選擇,可以根據(jù)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水流大小和方向,確保每個角落都能得到足夠的水分。
推薦幾種常用的草坪,希望大家喜歡我們的內容。
1.天堂草
2.果嶺草 (對氣候反應不明顯的品種,耐熱耐寒)
3.四季青草坪 (如同名字,很耐寒)
4.矮生百慕大(不長高,好管理,耐熱草坪)
5.馬尼拉草坪 (巨耐熱型草坪,綠期長久)
6.結縷草(很硬的草坪,運動場常用,推薦鋪貼成品)
7.早熟禾 (你能想到的最耐寒品種)
8.黑麥草(我賣的最多的品種,表現(xiàn)最佳,性價比最佳,全球矚目的明星產品)
9.高羊茅種(北方三寶之一,余者為黑麥草,早熟禾)
10.狗牙根 (耐熱的品種,出芽率高,大面積首選暖季型草坪)
11.剪股穎(少見的耐熱耐寒,對溫度變化反應不明顯,高級貨)
12.臺灣草